top of page

討論部分的寫作策略:將研究結果與文獻連結(Discussion部分教學)

  • 作家相片: SYG Team
    SYG Team
  • 10月19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在學術論文撰寫中,討論部分是展示研究價值的關鍵章節。它不僅需要清楚地解釋研究結果的意義,還需將這些結果與文獻回顧中的已有研究進行比較,強調研究的貢獻與創新之處。本文將分步解析如何有效撰寫討論部分,並分享一些實用技巧,幫助您在這一章節中充分展現學術深度與批判性思維。


一、理解討論部分的核心目的

討論部分的核心目的在於:

  1. 解釋研究結果的意義:說明您的研究發現如何回應研究問題或假設。

  2. 與已有研究對比:將結果與文獻回顧中的研究進行比較,展示一致性或差異。

  3. 突出研究貢獻:闡明您的研究如何填補知識空白或拓展相關領域。

  4. 認識研究局限性:坦誠探討研究的限制和改進空間。

  5. 展望未來研究方向:提供對後續研究的建議,延伸學術討論。


二、清晰結構化討論部分

一個條理清晰的結構有助於讀者理解討論部分的邏輯。以下是一個常見的結構模板:

  1. 重述主要發現

    • 用簡潔的語言回顧研究結果,突出最重要的發現。

    • 避免在此重複結果部分的詳細數據,而是聚焦於結果的整體意義。

  2. 與文獻回顧對比

    • 指出您的結果與已有研究的一致性,證明結果的可信度。

    • 分析差異,解釋為何您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結論。

  3. 理論與實際意義

    • 討論研究結果如何支持或挑戰理論框架。

    • 說明結果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或影響。

  4. 研究局限性

    • 坦誠研究的局限性,例如樣本規模、數據來源或研究方法的限制。

    • 提出如何在未來研究中改進。

  5. 未來研究建議

    • 基於結果和局限性,提出具體可行的未來研究方向。

學者正在進行文獻回顧與研究設計的會議討論,探索研究方向與學術貢獻
學術團隊圍繞桌子討論研究進展,呈現文獻回顧與研究設計的實務過程

三、與文獻回顧進行有效對比的技巧

在討論部分中,將結果與文獻回顧中的研究進行比較,是展示學術深度的關鍵。以下是一些實用技巧:

1. 找到共通點

在文獻回顧中,您可能已經總結了與您的研究相關的核心研究。如果結果與某些已有研究一致,可以這樣表述:

  • 「本研究的結果與[作者](年份)提出的結論一致,證實了……」

  • 「這些發現進一步支持了[理論],如[作者](年份)所述。」

這樣的表述既展示了您的結果的可靠性,也證明了您的研究在補充已有知識方面的重要性。

2. 強調差異並解釋原因

如果您的結果與已有研究不同,這正是突顯研究創新的機會。您可以這樣表述:

  • 「與[作者](年份)研究的結論不同,本研究發現……」

  • 「可能的解釋包括不同的樣本特徵、研究環境或方法。」

例如,假設已有研究發現「香港大學生更傾向於使用群體學習策略」,而您的結果顯示個人學習策略佔優勢,您可以探討樣本年齡、文化背景或時間因素的影響。

3. 引入新的見解

除了比較一致性和差異,您還可以引入新的見解。例如:

  • 「本研究的結果揭示了此前文獻未曾探討的……」

  • 「這些新發現表明,[理論]可能需要進一步修訂,以涵蓋……」

這種做法有助於提升研究的學術價值和創新性。


四、提升討論部分說服力的實用技巧

1. 使用批判性語言

在討論部分中,避免過於肯定或武斷的語氣。學術寫作中,批判性語言更能表現專業性。例如:

  • 使用「可能」「或許」「表明」等詞語,避免過度絕對化。

  • 強調結果的條件性,例如:「在這一樣本中,數據顯示……」

2. 避免堆砌結果

討論部分不是結果部分的重複,而是分析和解釋結果的章節。確保每段文字都能回答「這些結果的意義是什麼」或「這些結果如何與已有研究聯繫」。

3. 用圖表輔助說明

適當引用圖表幫助讀者理解對比內容。例如,可以用圖表列出您的研究結果和文獻中的主要結論,清晰呈現一致性或差異。

4. 聚焦於研究貢獻

始終圍繞研究目標,強調您的研究如何填補知識空白。例如:

  • 「此前關於[主題]的研究主要集中在……,而本研究首次探討了……」

  • 「本研究的結果為[領域]提供了新的視角,特別是在……方面。」


五、如何處理研究局限性

1. 坦誠局限性

承認研究的不足並不會削弱研究價值,反而能展現您對研究的深刻理解。例如:

  • 「由於樣本規模有限,本研究結果可能不適用於更廣泛的群體。」

  • 「研究方法的某些限制可能影響了數據的全面性。」

2. 提出改進建議

在指出局限性後,為未來研究提供具體改進建議。例如:

  • 「未來研究應考慮更大樣本規模,以提高結論的普遍性。」

  • 「在後續研究中,建議採用縱向研究設計,以更深入探討……」

六、強調研究的重要性和未來方向

在討論部分的結尾,可以強調研究的價值和對未來研究的啟發。例如:

  • 「本研究不僅證實了[理論],還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,例如……」

  • 「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驗證這些發現,特別是在……情境下。」

這樣的結尾既有助於總結研究貢獻,也能啟發讀者進一步思考。


結語

討論部分是展現您學術能力的關鍵章節。通過解釋結果意義、與文獻回顧進行對比並強調研究貢獻,您可以讓論文更具說服力和價值。希望本文提供的結構和技巧能幫助您輕鬆完成討論部分的寫作,並在學術旅程中取得成功!

留言


Post: Blog2_Post
bottom of page